老齡人靠什麽維持健康
—— 华裔长者精神健康研究资料浅释
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医药科技的发展,人类平均寿命逐渐增长。长寿靠的是健康的身体,无需打抗病持久战。但人到老年,难免被这样那样的病症困扰。近十多年来,人口老龄化在许多国家成热门话题,引起决策者更多的关注。伦敦的华人约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一,每百人中一人是华裔。华裔老龄人遇到哪些健康上的问题?老龄化给家属带来什么影响?给决策部门提供什么启示?前不久,伦敦两所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就这个课题分别做了研究。虽然受访者中没有越南华侨,但所获信息对于一个本来就是多元的华人群体,仍有值得肯定的参考价值。
伦敦的华裔长者
老龄人在香港被尊称为长者。伦敦的华裔长者是些什么人?这个问题要从华人移民英国说起。资料介绍,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,清政府就曾经派遣官员到过伦敦。但直至二战期间香港海员在东伦敦港岸落户时止,伦敦华人的总数未出千人之众。战后,大量香港(多数 新界)人离乡别土来英定居。七零代末期至八零年代中,近两万越南难民获英国收容,当中约有七成华裔。九十年代后期二十一世纪初,以沿海居民为主的中国大陆移民通过多种途径陆续入境。当然在这几十年间,来英的还有星马、毛里求斯等国华人。但星马乃至中国大陆来的多是求学、打工的年青单身汉,与港、越两地的举家迁居稍有差别。也就是说,目前的伦敦华裔长者中,有很大一部分是五、六十年代来的香港(年青)人和七、八十年代来的越南(中年以上)华人。
华人老龄化问题
研究显示,在华裔老龄人这个群体中,有些疾病较为常见,例如风湿、高血压和糖尿病等;忧郁症和脑功能衰退等问题也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麻烦。然而,华人在健康方面的某些认识与西方主流医学观点不尽相同。譬如,当被问及什么是“健康”时,许多人的回答是“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病痛”。这个回答听起来并无不妥。但西方人的看法是,健康不仅仅是无病无疼,而是无病痛之外更高层次的一种体能状态和精神境界:是体能佳, 精神好, 活力充沛的综合感受。
研究发现,华人在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其他族裔的情况相仿,但这些问题往往因语言的隔阂而变得更为尖锐。华裔老人习惯把自己看得比实际年龄更老些,许多人因而将自己“封闭”起来,不太热衷于社交,也不太愿意主动参加公众活动。华人退休后的社会和生活空间往往变得比前更窄小;对于独立自居的人,这种情况尤其明显。受访者中,有个别老人因中风或痴呆症等而失去曾经拥有的英语能力。文化隔阂加上语言障碍使许多人难以履行自己的权益和所需的服务;因而难以养成充实的生活心态,难以维持身体健康;有的人甚至无法自理日常生活。
研究同时指出,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华人家庭中悄然消失;新老两代的思想和语言代沟渐渐浮出水面。年轻一代人的母语表达能力总体来说有限,多数年青人不再热衷于大家庭式的居住环境。家庭结构的变化令老龄人得不到适当的照顾和看护。同时,许多老龄人也表示不愿意成为子女的“负担”。
华人向来有自食其力的习惯,比较倾向于经济事业上的成就,不太愿意向政府伸手求助,对地方政务很少过问、不太了解。但过分的孤立,再加上社会上的宣传力度不足,使华人这个群体在政策制定的议程中不太引人注意,难驾主流。因此,相对地说,华裔老龄人在使用公众医疗服务和社会护理方面,所反映的意见也比较负面。
保健新理念
以往人们对退休的看法是“既退即休”;老龄人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吃饭、静坐和睡觉“三重奏”。近年医研发现,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利于维持身体健康;而且,药物也不是治疗“老年病”的万灵秘方,单靠打针吃药未必获最佳疗效。对付老龄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,要采取普及、预防和速对“三并举”。第一是普及人们对常见“老人病”的认识;第二是在认识症状的基础上,尽量远离“危险地带”;第三是当发现问题时,马上采取应对措施,不得拖延。
英国医疗卫生部门近年推出了新的保健理念,着意鼓励老龄人勤出门、常活动、多参与。换言之,与其静坐家中,老龄人平时最好多走动走动,适量地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,例如做义工或入读兴趣班等。要树立正面的、乐观的和积极的处世态度和生活信念。政府在经济衰退的形势下仍坚持为退休人士颁发城内免费乘车证,其实除了是作为一种福利外,更主要的是鼓励人们勤出门,多活动,远离孤独自闭的环境。长寿靠健康,只要能保持骨头硬朗,心情舒畅,晚年的日子定会幸福百年长。
(草原整理 2012伦敦)